維基百科編輯完全指南:從入門到精通
維基百科簡介與編輯原則
維基百科作為全球最大的免費線上百科全書,自2001年創立以來已經發展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受歡迎的參考資料來源之一。這部由全球志願者共同創建和維護的百科全書,以其 開放編輯 和 中立觀點 的核心原則,改變了人類獲取知識的方式。
維基百科的基本特點
- 多語言版本 :維基百科擁有超過300種語言版本,每種語言版本都是獨立運作的項目
- 免費內容 :所有內容均採用自由授權(主要是CC BY-SA和GFDL)
- 即時更新 :與傳統百科全書不同,維基百科可以隨時更新,反映最新發展
- 參考文獻要求 :所有條目都應建立在已出版的可靠來源基礎上
五大核心原則
在開始編輯前,了解維基百科的核心原則至關重要:
- 中立的觀點(NPOV) :維基百科所有內容都應以中立的角度撰寫,公平地表達各種觀點
- 可查證性 :所有內容都必須能夠被查證,且應引用可靠來源
- 非原創研究 :維基百科不收錄原創研究,所有內容必須基於已發表的材料
- 自由內容 :所有提交的內容都將根據自由文檔許可證發布,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
- 文明與禮貌 :編輯者應互相尊重,避免人身攻擊
如何在維基百科上編輯文章:完整步驟教學
第一步:建立帳號(非必要但建議)
雖然您可以在不登入的情況下編輯維基百科(稱為「IP編輯」),但註冊帳號有以下優勢:
- 獲得 用戶討論頁 ,其他編輯可以與您溝通
- 建立 貢獻清單 ,追蹤您的編輯歷史
- 避免IP位址被公開顯示
- 獲得更多功能權限(如移動頁面、上傳檔案等)
註冊流程 : 1. 點擊維基百科右上角的「建立帳號」 2. 輸入用戶名、密碼(不需提供電子郵件,但建議提供以便找回密碼) 3. 完成簡單的驗證(通常是CAPTCHA) 4. 點擊「建立您的帳號」完成註冊
第二步:選擇編輯方式
維基百科提供兩種主要編輯界面:
- 視覺化編輯器(推薦新手使用) :
- 所見即所得的編輯體驗
- 類似於Word的文書處理界面
-
點擊頁面右上角的「編輯」按鈕即可進入
-
原始碼編輯器(適合進階用戶) :
- 直接編輯維基文本(Wikitext)
- 提供更精確的格式控制
- 點擊「編輯原始碼」按鈕進入
-
使用
[[連結]]
、'''粗體'''
等簡易標記語言
小技巧 :可以隨時在兩種模式間切換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編輯方式。
第三步:進行編輯
小修改(如修正錯字)
- 找到要編輯的頁面
- 點擊頂部的「編輯」或段落旁的「編輯」連結
- 進行修改
- 在編輯摘要中簡要說明您的修改(如「修正錯字」)
- 點擊「發布變更」
大修改(如新增段落)
- 考慮先在沙盒(用戶的子頁面,如User:您的用戶名/sandbox)中起草內容
- 使用「顯示預覽」功能檢查格式是否正確
- 確保新增內容有可靠來源支持
- 在編輯摘要中詳細說明修改原因
- 考慮分階段發布大修改,而非一次性做出重大變更
第四步:添加參考資料
維基百科要求所有內容都必須 可查證 ,因此添加可靠的參考來源至關重要。
添加參考的基本方法 :
-
在需要添加參考的位置插入
<ref>
標籤:wikitext 這是一段需要參考的文句。<ref>參考資料來源</ref>
-
在文章底部添加「參考文獻」或「註釋」段落:
wikitext == 參考文獻 == {{reflist}}
-
常用的參考格式:
- 書籍:作者. ''書名''. 出版社, 年份. ISBN.
- 網頁:作者. "文章標題". ''網站名稱''. 發布日期 [引用日期]. URL.
- 學術論文:作者. "論文標題". ''期刊名稱'' 卷號(期號) (年份): 頁碼.
小技巧 :可以使用「引用」工具(位於視覺化編輯器工具欄)自動生成參考格式。
第五步:處理編輯衝突
由於維基百科允許多用戶同時編輯,可能會遇到其他人在您編輯時 已修改了同一頁面 的情況。這時:
- 系統會顯示衝突警告
- 您可以比較兩個版本差異
- 嘗試合併兩者的修改
- 若需幫助,可在條目的討論頁提出
第六步:參與討論
每個條目都有一個「討論頁」(點擊頂部的「討論」標籤),您可以在這裡:
- 提出對條目的修改建議
- 討論有爭議的內容
- 尋求其他編輯者的意見
討論時請保持文明,簽名時使用四個波浪線(~~~~)系統會自動替換為您的用戶名和時間戳。
進階編輯技巧
創建新條目
- 先在搜尋框搜索,確認條目是否已存在
- 建議先在用戶沙盒中起草內容
- 確保主題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標準(具備關注度、有足夠可靠來源)
- 進入紅色連結(不存在的頁面)或輸入網址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條目名稱?action=edit
- 撰寫內容,必須包括:
- 簡潔的開頭段落(定義)
- 適當的章節結構
- 充分的參考資料
- 填寫編輯摘要(如「創建新條目」)
- 點擊「發布頁面」
注意 :新創建的條目可能會被巡查員檢查,不符合標準的條目可能被快速刪除。
使用模板
模板是維基百科中預先設計好的內容區塊,可以簡化編輯工作。常見模板包括:
-
{{cite web}}
、{{cite book}}
:標準化參考文獻格式 -
{{notability}}
:標記關注度不足的條目 -
{{POV}}
:標記中立性有爭議的內容
使用方法:
wikitext
{{模板名|參數1=值1|參數2=值2}}
上傳圖片和其他媒體
- 前往「維基共享資源」(Wikimedia Commons),這是維基媒體項目的共用媒體庫
- 確保文件符合版權要求(通常是自由授權或公共領域)
- 點擊「上傳文件」並填寫相關信息
-
在條目中使用
[[File:檔名.jpg]]
語法插入圖片
避免常見錯誤
- 侵犯版權 :不要直接複製其他網站的內容,即使是自己寫的內容,如果已發表在其他地方,也可能會產生版權問題
- 宣傳語氣 :避免使用誇張或推銷性質的語言,保持中立
- 原創研究 :不要發表未經發表的研究、觀點或分析
- 非百科內容 :維基百科不是部落格、論壇或廣告平台
- 過度連結 :不需要將每個詞都加上內部連結,只連結與主題相關且對讀者有幫助的條目
編輯禮儀與社群互動
維基百科的成功依賴於 志願者社群的合作 。以下是與其他編輯者互動的基本禮儀:
- 假設善意 :相信其他編輯者是為了改善百科全書
- 討論優先 :對有爭議的修改,先在討論頁提出
- 簽名 :在討論頁發言時務必簽名(使用~~~~)
- 共識決策 :重要決定通常通過討論達成共識
- 尊重刪除 :若您的編輯被回退,先了解原因,而非簡單地恢復
維基百科的條目質量評級
維基百科條目有不同的質量等級,了解這些可以幫助您參與改善條目:
- 小作品 :非常短的條目,需要擴充
- 初級條目 :有一定內容但還不完整
- 丙級條目 :結構完整但深度不夠
- 乙級條目 :內容詳實,接近專業水平
- 甲級條目 :內容全面,寫作優秀
- 優良條目 :經過評選的高質量條目
- 特色條目 :維基百科最高質量標準
您可以通過參與條目評選來幫助提升維基百科的整體質量。
維基百科的相關計劃
除了百科全書外,維基媒體基金會還運營多個相關項目:
- 維基詞典 :自由的多語言詞典
- 維基語錄 :名人名言和諺語收集
- 維基教科書 :開放教材和手冊
- 維基文庫 :自由來源文檔收集
- 維基物種 :生物物種目錄
- 維基新聞 :自由內容新聞
常見問題解答
Q1:維基百科可以被任何人編輯嗎?
是的,原則上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,但某些受保護的頁面可能限制編輯權限。
Q2:我的編輯會被立即接受嗎?
大多數編輯會立即顯示,但可能會被其他編輯者檢視和修改。新用戶或IP用戶的編輯可能會受到額外檢查。
Q3:如果我犯了錯怎麼辦?
維基百科的所有編輯都有歷史記錄,可以隨時恢復到早期版本,所以不必擔心犯錯。
Q4:公司可以編輯自己的條目嗎?
可以,但必須揭露利益衝突(在編輯摘要或用戶頁聲明),且必須嚴格遵守中立觀點和內容政策。
Q5:維基百科如何防止破壞?
通過編輯歷史、監視列表、機器人、巡查員等多重機制,大多數破壞都能被快速發現和修復。
結語
維基百科代表了人類集體智慧的驚人成就,它的成功完全依賴於像您這樣的志願者貢獻。通過遵循本指南,您現在已經準備好加入這個全球性的知識共享項目,為人類知識的積累和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。記住,每個小編輯都很重要——無論是修正一個錯字,還是創建一個全新條目,您的貢獻都會幫助數以百萬計的讀者獲取寶貴的知識。現在就開始您的維基百科編輯之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