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基百科全攻略:從零開始創建新條目的完整指南
維基百科簡介與重要性
維基百科(Wikipedia)作為當今全球最大、最受歡迎的免費線上百科全書,自2001年由吉米·威爾斯和拉里·桑格創立以來,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獲取知識的方式。這個由全球志願者共同協作的知識平台,目前擁有超過600萬條英文條目,繁體中文版本也有超過130萬篇文章,涵蓋了從科學、歷史到流行文化等幾乎所有領域的知識。
維基百科之所以特別,在於它採用了「wiki」技術,允許任何人在遵循編輯規範的前提下參與內容的創建與修改。這種開放協作的模式,不僅讓知識得以快速更新與傳播,也創造了一個真正由大眾共同建構的知識庫。在台灣,維基百科繁體中文版已成為學生、研究人員和一般民眾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,其影響力不容忽視。
創建維基百科條目前的準備工作
確認主題是否具備「關注度」
在維基百科上創建新條目前,最重要的一步是確認您想創建的主題是否具備「關注度」。維基百科並非收錄所有事物的資料庫,而是有嚴格的收錄標準。一般來說,主題必須能夠通過「關注度指引」(Notability guideline),即有足夠的獨立可靠來源進行深入報導,才能被收錄。
如何判斷關注度?您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: - 該主題是否有被多個獨立於主題之外的可靠來源(如主流媒體、學術期刊等)報導? - 這些報導是否深入,而非僅僅提及? - 對於人物而言,是否在其專業領域有顯著成就? - 對於組織或公司,是否在其領域有重大影響力?
收集可靠參考來源
維基百科的核心原則是「可供查證」,這意味著條目中的所有重要內容都必須有可靠的參考來源支持。在創建條目前,您需要收集足夠的「第二手來源」(即由第三方撰寫的報導或分析),這些來源應該:
- 獨立於主題 :不應由主題本身或與其有密切關係的人或組織發布
- 可靠 :通常包括主流新聞媒體、知名學術期刊、權威出版社的書籍等
- 直接相關 :內容需與條目主題直接相關,而非僅僅提及
避免使用以下來源: - 個人部落格或社交媒體 - 自出版材料(除非作者是公認的該領域專家) - 新聞稿或公司官方網站 - 論壇或問答網站(如PTT、Quora等)
檢查是否已有類似條目
在開始創建前,請務必使用維基百科的搜索功能,以不同關鍵詞檢查是否已經存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條目。您可能會發現:
- 已有完全相同條目,只是名稱略有不同
- 相關內容已作為其他條目的一部分存在(如某位藝術家的作品可能已列在其個人條目下)
- 有重定向頁面指向相關條目
如果發現類似情況,您可以考慮擴展現有條目而非創建新條目,這更符合維基百科的協作精神。
註冊維基百科帳號
雖然匿名用戶也可以編輯維基百科,但若要創建新條目,強烈建議先註冊一個帳號。擁有帳號的好處包括:
- 建立編輯信譽 :您的編輯會被記錄在用戶名下,有助於建立可信度
- 獲得更多功能 :如監視列表、用戶頁面等
- 避免IP位址被記錄 :保護您的隱私
- 參與社群討論 :可以在討論頁面與其他編輯交流
註冊步驟非常簡單: 1. 點擊維基百科右上角的「建立帳號」 2. 輸入用戶名(建議使用中性、專業的名稱) 3. 設定密碼(強度越高越好) 4. 輸入電子郵件(可選,但建議提供以便找回密碼) 5. 完成驗證(可能需要輸入驗證碼) 6. 點擊「建立您的帳號」
創建新條目的具體步驟
進入條目創建頁面
有幾種方式可以開始創建新條目:
- 通過搜索框 :
- 在維基百科搜索框輸入您想創建的條目名稱
- 若無結果,會出現「您可以建立此頁面」的紅色連結
-
點擊該連結即可進入編輯頁面
-
直接訪問創建頁面 :
- 在瀏覽器輸入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條目名稱
- 將「條目名稱」替換為您想創建的條目(使用正確的繁簡體)
-
若條目不存在,會顯示「目前本站尚未有此頁面」並提供創建連結
-
通過沙盒測試 (推薦新手使用):
- 先到您的用戶沙盒(如「User:您的用戶名/sandbox」)練習
- 成熟後再移動到主條目空間
使用條目創建精靈(推薦)
維基百科提供了「條目創建精靈」,可引導您逐步完成創建過程:
- 訪問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Wikipedia:條目建立精靈
- 選擇條目類型(人物、地點、組織等)
- 按照提示輸入相關信息
- 系統會根據您的回答生成條目框架
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新手,因為它會提示您包含必要的內容元素,並避免常見錯誤。
手動編寫條目內容
如果您選擇手動編寫,以下是一個標準維基百科條目的基本結構:
```wiki == 章節標題1 == 文章內容... 參考資料1
== 章節標題2 == 更多內容... 參考資料2
== 參考資料 ==
== 外部連結 == * [http://example.com 示例網站] ```
重要元素說明 :
- 導言段 :簡短概述整個條目的2-4個段落,加粗顯示條目名稱('''條目名稱''')
- 章節結構 :根據主題使用適當的章節(如生平、職業生涯、作品列表等)
- 內部連結 :用雙方括號鏈接相關維基百科條目([[條目名稱]])
-
參考資料
:使用
標籤插入注釋,並在底部添加
- 分類 :在底部添加[[Category:分類名稱]]幫助條目歸類
- 跨語言連結 :可添加[[en:Article_name]]連結到其他語言版本
預覽與保存
在正式發布前,一定要:
- 點擊「顯示預覽」檢查格式是否正確
- 確認所有重要內容都有參考來源支持
- 檢查拼寫和語法
- 在編輯摘要中簡要說明您的編輯(如「創建新條目」)
- 點擊「發布變更」完成創建
新條目可能面臨的審查與處理
新條目巡查
您創建的條目會自動列入「新條目巡查」隊列,由經驗豐富的維基人檢查是否符合基本標準。常見審查重點包括:
- 關注度是否足夠
- 是否有足夠可靠參考來源
- 是否保持中立觀點
- 是否有宣傳語調
- 是否符合格式規範
可能面臨的操作
根據巡查結果,您的條目可能會被:
- 標記問題 :加入維護模板(如{{notability}}、{{refimprove}}等)
- 快速刪除 :若明顯不符合收錄標準,可能被提報快速刪除
- 修改改善 :其他編輯可能會直接改善您的條目
- 討論存廢 :若爭議較大,可能進入存廢討論流程
如何應對條目刪除
如果您的條目被提刪,不要驚慌,您可以:
- 閱讀刪除理由,了解具體問題所在
- 在相應的討論頁面(如Wikipedia:頁面存廢討論)禮貌回應
- 提供更多可靠來源證明關注度
- 根據建議改善條目內容
- 尋求其他編輯的意見和支持
請注意,即使條目被刪除,只要您能後續提供足夠證據證明其關注度,仍然可以重新創建。
進階技巧與注意事項
提升條目品質的方法
要使您的條目成為優質內容,可以考慮:
- 添加更多可靠來源 :覆蓋主題的各個方面
- 完善章節結構 :使內容組織更系統化
- 添加圖片 (需符合版權要求):
- 使用維基共享資源的圖片
- 上傳自己持有版權的圖片
- 註明合理使用(如適用)
- 創建內部連結 :幫助讀者探索相關主題
- 添加信息框 :為特定類型條目(如人物、公司)添加標準化信息框
避免常見錯誤
新手創建條目時常見的錯誤包括:
- 宣傳語調 :使用過多讚美性語言而非中立描述
- 原創研究 :發表個人觀點或未被發表的研究結果
- 侵權內容 :直接複製其他網站的內容(即使註明出處也構成侵權)
- 過短內容 :條目過於簡短,缺乏實質內容
- 不當分類 :將條目放入不相關的分類中
長期維護條目
條目創建只是開始,優質條目需要長期維護:
- 監視您的條目(點擊「監視」標籤)
- 定期更新過時信息
- 回應其他編輯的修改和疑問
- 根據新出現的可靠來源擴充內容
- 參與條目評級,爭取成為「優良條目」或「特色條目」
維基百科社群與資源
尋求幫助的管道
遇到困難時,您可以:
- 在「互助客棧」提問
- 在相關專題討論頁面尋求專家意見
- 聯繫經驗豐富的維基人
- 參考維基百科的幫助頁面
學習資源推薦
要提高編輯技能,可以參考:
- 維基百科:幫助目錄 :全面的官方幫助文件
- 維基百科:新手簡易指南 :針對新手的快速入門
- 維基百科:條目編寫挑戰 :練習編輯技巧的活動
- 維基百科:沙盒 :無風險的練習場所
參與本地社群
台灣有活躍的維基人社群,您可以:
- 參加維基媒體台灣分會的活動
- 參與線下編輯聚會
- 加入相關的線上討論群組
- 參與維基百科年度會議(如維基年會)
結語:成為維基百科的知識貢獻者
創建維基百科條目不僅是分享知識的過程,更是參與全球最大協作項目的難得機會。雖然初學時可能會遇到挑戰,但隨著經驗累積,您將能越來越熟練地為這座人類知識寶庫添磚加瓦。
記住,維基百科的成功建立在成千上萬像您這樣的志願者貢獻之上。每當您創建或改善一個條目,就在幫助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讀者獲取可靠知識。這種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。
現在,您已經掌握了創建維基百科條目的完整知識,是時候開始您的第一次條目創建之旅了!從一個您熟悉且符合關注度標準的主題開始,遵循本指南的步驟,您很快就能成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寶貴成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