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信電池及儲能產品全解析:從家用儲能到工業級解決方案
中信電池及儲能公司介紹
中信電池及儲能(以下簡稱「中信儲能」)是台灣能源產業中備受矚目的新興企業,隸屬於中國信託集團旗下的能源事業部門。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浪潮興起,中信集團於2018年正式成立儲能事業部,整合集團在金融、科技與能源領域的資源,專注於鋰電池技術研發與儲能系統整合。
作為台灣少數具有金融背景的能源科技公司,中信儲能充分利用母集團在資金調度、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優勢,快速在儲能市場站穩腳步。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,並在新竹科學園區設有研發中心,員工人數已突破200人,其中研發人員占比超過40%,顯示公司對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。
中信儲能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「金融+能源」的獨特商業模式。不同於傳統能源公司,中信能夠提供包含「設備+融資+運維」的一站式解決方案,這對於資金需求龐大的儲能專案而言極具吸引力。近年來,公司已成功參與多項台灣重要儲能專案,包括台電AFC(自動頻率控制)輔助服務、大型光儲整合案場等,累計裝置容量已超過100MW。
隨著台灣2050淨零碳排政策的推進,以及用電大戶條款等法規的實施,中信儲能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。公司計劃未來三年內投資超過新台幣50億元,擴大生產規模並開發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池,目標在2025年成為台灣前三大儲能系統供應商。
中信電池及儲能主要產品線
家用儲能系統系列
「HomePower」 是中信儲能針對家庭用戶推出的旗艦級儲能產品線,專門為台灣常見的透天厝與公寓設計。此系列最大特色在於其模組化設計,容量從5kWh到30kWh可自由擴充,完全滿足台灣家庭日均15-20度電的儲能需求。最新一代的HomePower Pro更是整合了AI用電預測功能,能根據用戶歷史用電習慣自動調配充放電策略,最高可提升30%的自發自用率。
產品採用的是安全性極高的磷酸鐵鋰(LFP)電池,循環壽命達6,000次以上,即使每天充放電一次也能穩定運作超過15年。外觀設計上,HomePower採簡約的白色箱體,尺寸僅如小型冰箱般,可輕鬆安裝於庭院或陽台。更重要的是,全系列產品均通過台灣CNS及國際IEC安全認證,並享有多家產險公司的專屬保險方案。
實際案例顯示,配合太陽能板使用,HomePower系統能為台灣家庭節省約40-60%的電費支出。特別是在颱風季節或電力維修時段,系統可自動切換為備用電源模式,確保關鍵電器如冰箱、醫療設備等持續運作8-12小時,大幅提升居家能源韌性。
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
針對台灣廣大的中小企業與工廠,中信儲能推出 「BizStorage」 系列產品,容量範圍從50kWh到1MWh不等。這套系統特別適合受「用電大戶條款」規範的企業,能有效協助達成再生能源使用義務。BizStorage的獨特之處在於其「智慧需量管理」功能,可即時監控用電負載,在電費尖峰時段自動調用儲能電力,幫助企業降低最高達30%的契約容量與基本電費。
以台灣某電子零件製造廠為例,安裝500kWh的BizStorage系統後,不僅每年節省超過200萬元的電費支出,更透過參與台電的輔助服務市場獲得額外收益。系統採用櫃式設計,可室內外安裝,並具備IP55防護等級,適應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。中信還提供專屬的能源管理平台,讓企業用戶能遠端監控系統狀態、分析用電數據,並生成符合ISO 50001標準的能源報表。
對於用電量更大的科技廠房與工業園區,中信提供客製化的 「MegaStorage」 解決方案,單一系統容量可擴展至5MWh以上。這類系統通常整合了太陽能、儲能與柴油發電機,形成微電網架構,不僅確保生產線供電穩定,更能在電力短缺時扮演區域供電節點的角色。
電動車充電儲能一體機
瞄準台灣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市場,中信儲能創新推出 「EV-Station」 系列產品,將儲能系統與充電樁合而為一。這款產品特別適合尚無足夠電力容量的社區、商場等場所,能解決台灣常見的「充電樁安裝難」問題。EV-Station內建210kWh儲能容量,搭配60-120kW快充技術,可在30分鐘內為多數電動車充至80%電量。
系統的運作原理相當智能:在電費離峰時段(如深夜)緩慢充電儲能,白天再將電力釋放供車輛快充,這種「低買高用」模式能最大化經濟效益。此外,當與太陽能板結合時,EV-Station還能提供100%綠電充電服務,滿足環保意識車主的需求。目前全台已有超過50個社區與15家購物中心採用此系統,使用率普遍達70%以上。
移動式儲能電源
針對台灣頻繁的戶外活動與緊急應變需求,中信儲能開發了便攜式的 「PowerGo」 系列產品。從小巧的300Wh露營電源到20kWh的災難應變電源車,完整覆蓋各種移動用電場景。旗艦款PowerGo Max重僅25公斤,卻能提供3度電的儲能容量,並同時輸出3000W的交流電,足以驅動電鍋、咖啡機等高功率設備,成為露營愛好者的夢幻逸品。
這系列產品均採用車規級電池,防震防塵,並具備-20°C至60°C的寬溫工作能力,完全適應台灣多變的氣候條件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全系列產品均配備Type-C PD 100W快充與無線充電板,完美滿足現代人數位裝置的充電需求。在2021年台東地震救援行動中,中信捐贈的50台PowerGo系列產品成功為災區提供緊急通訊與醫療設備電力,展現其卓越的可靠性。
電網級儲能系統
作為台灣少數具有大型儲能場建置經驗的廠商,中信儲能的 「GridMax」 電網級儲能系統已成功應用於多個台電儲能示範項目。標準化的一櫃式設計單元容量為1MW/2MWh,可根據需求擴展至數十MW規模。這套系統採用最先進的液冷熱管理技術,即使在台灣夏季高溫下也能維持最佳工作溫度,確保系統穩定參與台電AFC調頻服務。
GridMax的核心優勢在於其95%以上的綜合效率與毫秒級反應速度,遠優於傳統燃氣機組。系統還整合了AI預測算法,能提前15分鐘預測再生能源發電量波動,提前準備調頻容量。2023年,中信與台電合作的20MW儲能系統正式上線,成為台灣電網穩定運作的重要支柱,每日可提供超過480MWh的調節能力。
中信儲能產品的技術優勢
高安全性電池技術
中信儲能產品全線採用自主研發的 「SafeCore」 電池技術平台,這套技術源自工研院的專利授權,並經過中信團隊三年改良。SafeCore的最大特點是其「七重安全防護」設計:從陶瓷塗層隔離膜、不可燃電解液到全時溫度監控,徹底解決了傳統鋰電池過熱起火的風險。實際測試中,即使以5C速率強制過充或故意穿刺電芯,電池也僅會溫和地停止工作而不會燃爆,安全性遠超台灣CNS與國際UL標準。
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電池管理系統(BMS)的設計,中信採用分散式架構,每個電池模組都有獨立的控制單元,即使單一晶片故障也不會影響整體系統運作。這種設計配合專利的「熱失控阻斷」通道,能將潛在問題侷限於最小範圍。根據第三方檢測報告,中信儲能系統的故障率僅0.001%,遠低於業界平均的0.1%水準。
智能能源管理系統
中信自主開發的 「EnergyBrain」 能源管理系統是產品差異化的核心。這套系統整合了AI機器學習、邊緣運算與雲端大數據分析三重技術,能為不同應用場景提供最適化的能源調度策略。以家用系統為例,EnergyBrain能學習住戶的用電模式,結合台電時間電價與天氣預報,智能決定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時機,最大化經濟效益。
針對工商業用戶,系統更提供「需量預測」功能,能提前15分鐘預測用電負載,避免因短時間超約而產生高額罰款。在實際案例中,某科技廠導入此系統後,契約容量成功從3,000kW降至2,200kW,年省基本電費超過150萬元。系統還支援虛擬電廠(VPP)模式,可將分散的儲能設備聚合為大型資源池,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市場獲取額外收益。
高效熱管理設計
考慮到台灣高溫高濕的氣候特性,中信儲能產品採用獨特的 「CoolFlow 2.0」 熱管理系統。家用與工商業產品使用智能風冷技術,能根據電池溫度與環境濕度自動調節風扇轉速,在冷卻效率與噪音控制間取得平衡。實測顯示,即使在35°C的炎熱夏日,系統內部溫度也能維持在最佳工作範圍25-30°C之間,大幅延長電池壽命。
大型儲能系統則採用更先進的液冷技術,冷卻效率比傳統風冷提高40%,能耗卻降低25%。這套系統還具備「預冷卻」功能,能在颱風來襲前自動將電池降至低溫狀態,確保極端天氣下的運作安全。中信的熱管理技術已獲得多項專利,並成為台灣儲能系統的標竿設計。
表:中信儲能主要產品技術規格比較
| 產品系列 | 容量範圍 | 循環壽命 | 充放電效率 | 工作溫度 | 主要應用 | |---------|---------|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|---------| | HomePower | 5-30kWh | 6,000次 | 95% | 0-45°C | 家庭儲能 | | BizStorage | 50kWh-1MWh | 8,000次 | 96% | -10-50°C | 工商業儲能 | | EV-Station | 210kWh | 5,000次 | 94% | -20-50°C | 電動車充電 | | PowerGo | 300Wh-20kWh | 3,000次 | 92% | -20-60°C | 移動電源 | | GridMax | 1MW/2MWh起 | 10,000次 | 97% | -30-55°C | 電網級儲能 |
產品實際應用案例
台電AFC調頻服務專案
2022年,中信儲能成功得標台電60MW AFC輔助服務標案,成為台灣首批參與電力調頻的民間儲能系統之一。該專案位於彰濱工業區,由30套GridMax系統組成,總容量高達60MW/120MWh。系統上線後表現優異,平均反應時間僅120毫秒,調頻準確度達98%,遠超台電規定的85%標準。
這套系統的聰明之處在於其「雙模式運作」設計:平時參與秒級調頻服務,在電力緊急時刻則可切換為長時間放電模式,連續供電達2小時。專案採用中信創新的「儲能即服務」(ESaaS)商業模式,由中信全額投資建設,台電則按實際服務績效支付費用,無需前期龐大資本支出。這種模式已成為台灣儲能產業的新典範,吸引多家企業跟進。
離島微電網示範計畫
在澎湖虎井嶼,中信儲能建置了一套結合太陽能、儲能與柴油發電的智能微電網。這套系統包含500kW太陽能板與1MWh的BizStorage儲能系統,成功將島上柴油發電量減少70%,每年節省超過300萬元的燃料成本。系統最亮眼的表現是在2022年夏季,當海底電纜意外損壞時,微電網自動切換為獨立運轉模式,確保全島三天不間斷供電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中信在該專案導入首創的「海水淡化整合」設計,利用太陽能多餘電力生產淡水,日產量達20噸,徹底解決離島缺水問題。此案例不僅獲選經濟部「金能獎」,更成為國際再生能源署(IRENA)的亞太區示範項目,吸引多國專家前來考察。
科技廠區儲能應用
台灣某知名半導體廠為因應用電大戶條款,導入中信20MWh的儲能系統。這套系統不僅幫助企業達成5%再生能源使用要求,更透過「削峰填谷」策略,將電費支出降低18%。系統設計充分考慮半導體廠對電力品質的嚴苛要求,配置雙變流器備援與毫秒級切換功能,確保生產線不受任何電力波動影響。
專案最創新的部分是整合了製程廢熱回收系統,將廠區餘熱轉化為儲能系統的恆溫能源,使整體能源效率提升至90%以上。該案例的成功,促使台灣科學園區多家大廠跟進導入類似解決方案,形成產業示範效應。
未來產品發展方向
固態電池技術布局
中信儲能正積極投入次世代固態電池研發,實驗室樣品已實現400Wh/kg的能量密度,是現有產品的2倍以上。這項技術預計2025年開始小批量試產,將率先應用於高端家用儲能與電動車快充站。固態電池的最大優勢在於完全消除液態電解液,安全性大幅提升,且可承受更極端的溫度變化,特別適合台灣氣候條件。
公司已與多所台灣頂尖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,重點攻克固態電解質的界面阻抗問題。業內專家預測,一旦技術成熟,中信有望成為亞太區首家具備量產能力的固態儲能系統供應商。
氫能儲能混合系統
面對長時間儲能需求,中信正開發結合鋰電池與氫燃料電池的「Hybrid-Stor」混合系統。這套系統利用價格低廉的離峰電力製氫,再於用電高峰時透過燃料電池發電,可實現跨季節儲能。測試中的100kW原型系統已能連續運轉72小時,遠超純鋰電池的4-6小時限制。
這項技術尤其適合台灣離島與偏遠地區,可解決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。中信計劃2024年在綠島建置首座商業化混合儲能站,整合風能、太陽能、鋰電與氫能四種技術,打造100%再生能源供電示範區。
儲能結合區塊鏈技術
中信正利用母集團的金融科技優勢,開發基於區塊鏈的「儲能資產證券化」平台。未來家庭用戶可透過此平台將多餘儲能容量作為數位資產交易,參與電力共享經濟。測試中的「PowerChain」系統已完成10,000筆模擬交易,處理速度達每秒200筆,完全滿足即時電力交易需求。
這項創新將徹底改變傳統能源使用模式,使每個家庭都能成為微型電廠。中信計劃2024年與台灣某地方政府合作,推出首個社區級電力區塊鏈實驗計畫,初期將涵蓋500戶家庭與10座充電站。
如何選擇適合的中信儲能產品
家庭用戶選擇指南
對於有意安裝家用儲能系統的台灣民眾,建議先評估三個關鍵指標: 每日用電量 、 太陽能板配置 與 台電計費方式 。一般來說,沒有太陽能板的家庭適合選擇5-10kWh系統,主要用於停電備援與時間電價套利;已安裝太陽能板的家庭則建議15-20kWh系統,才能最大化自發自用率。
選擇時要特別注意系統的 充放電功率 ,這決定了同時能運作多少高耗電設備。以台灣常見的4口之家為例,至少應選擇5kW以上功率機型,才能同時負載冰箱、電扇與基本照明。中信提供免費的線上評估工具,只需輸入電費單數據,就能獲得個性化的產品推薦與投資回報分析。
企業用戶評估要點
工商業用戶應從 電費結構分析 著手,重點關注契約容量、時間電價與力率調整等項目。通常用電量在50-100kW的中小企業,適合配置50-200kWh儲能系統,主要用於需量管理;用電大戶則應考慮500kWh以上系統,並評估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的可能性。
選擇產品時要確認系統的 響應速度 與 循環壽命 ,這直接關係到經濟效益。中信的BizStorage系列提供彈性的「效能保證方案」,保證8年後容量維持率不低於80%,大幅降低投資風險。建議企業先進行為期2周的用電監測,再經由中信能源顧問團隊進行專業的系統規畫。
政府補助申請建議
台灣各級政府針對儲能系統提供多項補助,經濟部「儲能示範獎勵」最高可補助設備款的30%,部分縣市還有再加碼。中信儲能提供「補助一條龍」服務,從文件準備、申請送件到驗收輔導全程協助,大幅提升獲補助機率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起補助政策更傾向「光儲整合」系統,單獨儲能設備的補助額度逐漸減少。有意申請的用戶應把握政策轉換期,儘早規畫。中信官網提供即時的補助政策更新與試算工具,幫助用戶掌握最新優惠。
總結
中信電池及儲能憑藉其多元化的產品線與創新技術,正快速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推手。從家庭到電網級應用,中信提供安全、高效且智能的儲能解決方案,完美適應台灣特殊的能源環境。隨著新技術的持續研發與應用案例的累積,中信可望在未來幾年引領台灣儲能產業的發展,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目標做出實質貢獻。
對消費者而言,現在正是評估導入儲能系統的最佳時機。無論是追求能源自主的家庭,還是面臨用電大戶壓力的企業,中信儲能都能提供符合需求的產品與服務。建議有意了解的用戶可直接預約中信的線上諮詢,或參加每月定期舉辦的產品說明會,獲取最新且詳盡的儲能解決方案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