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盟與中國於2020年12月30日達成了經過七年談判的《歐中全面投資協定》。此協議的達成在政治和經濟層面引發了廣泛關注。
背景介紹
恢復和發展歐中關係的歷程中,“歐中全面投資協定”是標誌性的進展。從2014年開始,談判圍繞著雙方在市場開放和投資限制方面的爭議不斷進行。
協議的簽訂時間點
歐中雙方的協議簽訂剛好趕在美國總統職位交接的緊要關頭,這無疑影響到歐美間的戰略互動。川普時代的美歐關係緊張,而在拜登即將接任的此刻,歐中達成一致引發了許多分析。
中國的讓步
協議中,中國承諾消除歐盟企業在其境內的投資壁壘,包括允許歐洲企業獨立運作,不再強求合資模式。此外,還宣布開放新能源汽車、雲端運算服務等市場,並承若遵守國際勞工規範,這一點對於人權問題敏感的歐洲尤為重要。
歐盟的取捨
相較而言,歐盟在協議中讓步不多,主要是開放部分能源市場供中國企業進入營運。更大的影響在於地緣政治層面,歐盟對中依賴增加,以及在美中之間維持微妙平衡的壓力。
內部參差的意見
歐盟內部對此協議的態度不一,特別是一些小型成員國存在顧慮,但在德法推動下,協議最終得以落實。考量到兩國在中國市場利益重大,這一結果反映出現實經濟利益超越了政治考量。